为做好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提高学校项目申报质量和科技水平,学校拟提前启动项目的申报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动员、启动阶段:2017年9-10月
1. 布置申报工作:9-10月初
2. 学校申报动员、政策宣讲与培训会议:10月中旬
拟邀请专家来校做专场报告,分药学、医学两场动员。药学部分拟安排在湾里校区,医学部分拟安排在第一附属医院。
3. 学院申报动员会议:11月上中旬
二、申报书撰写阶段:2017年11月-2018年2月
1. 2017年11月起,教师开始撰写申报书(初稿、预审用);
2. 2017年12月30日前,教师完成申报材料初稿的撰写。
(2018年1月后在基金委网上在线填写、提交申请书)
三、材料预审、完善阶段:2017年11月-2018年2月
基金项目实行三级预审:即(1)同行初审(项目申请人将初稿送同行专家征询意见);(2)学院评审(名学院分学科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把关);(3)学校组织专家预审(学校拟请校内外专家重点为面上项目预审把关)。时间安排及有关要求如下:
1、同行初审
教师完成初稿后,及时将初稿送同行专家征询意见,根据同行意见不断完善申请书内容。(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期间,申请人可征询同行建议完善)
(同行初审时,各学院、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团队可协助教师送审。)
2、学院评审
各学院根据教师完成初稿情况,分学科、专业请相关校内外专家进行初审,帮助教师完善申请书内容,提高申报质量。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完成学院的初审把关。
要求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及创新团队、学科组做好初组织协调工作,进行学术把关。(学院按学科如中医学、中药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分组请有经验人员把关项目。形式可以是专家看材料评审,或教师汇报专家点评,或召开学术沙龙预审,每组一般请专家3-8人)
2018年1月13日和2018年2月10日前,各学院分两次将组织初审的情况发给科研处。
3、学校组织专家预审
(1)2018年1月4日前,教师打印申请书初稿1份,交院部科研秘书汇总;
(2)2018年1月5日前,学院汇总“预申报统计表”,并将申请书初稿(纸质及电子稿)交科研处;
(3)2018年1月6—12日,科研处组织人员进行审查,并请校内外专家预审材料;
(4)2018年1月15--18日,向教师反馈预审意见(18日前教师到科研处取回初稿)。
四、正式提交与上报
1.2018年 3月4日16:00点,申报材料电子稿网上提交截止(附件扫描上传、申请书生成PDF文件;电子稿提交后状态为“等待依托单位确认”;暂不要打印)。
【请尽早网上提交,避免网络系统繁忙;科研处在3月4日后网上形式审查,先提交的先审核;如果有问题,将退回电子稿,教师及时修改再提交;教师要及时在网上查看状态,如果状态为“依托单位已确认,或NSFC未审核”,则可打印申请书并上交)。
【申请书最后一页即“签字盖章页”,在确保课题名称、参与人员及单位不变的情况下,可提前单独打印这一页,签字或送交合作单位盖章,以免仓促】
2. 2018年3月9日16:00点前,打印纸质申请书并交科技处,包括2份纸质申请书及必要的证明材料原件(申请书已签字、合作单位已盖章;不要再交电子文件)。
3.2018年 3月10-16日,科技处再次形式审核、汇总上传。
4. 2018年3月19-20日,盖章并将材料上报国家基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