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Dopamine signaling at the synapse, adaptive behavior and fitness
报 告 人:庄晓曦 芝加哥大学神经生物学系终身正教授
报告时间:2018年11月2日15:00
报告地点:实验大楼C座药学院401会议室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科研处
2018年10月29日
报告人简介
庄晓曦,芝加哥大学终身正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获北京大学生物学和心理学双学位,1996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受聘于芝加哥大学神经生物学系博士生导师,并建立行为遗传实验室,2007年被聘为芝加哥大学神经生物学系终身副教授和神经内科系兼职副教授,2014年被聘为芝加哥大学神经生物学系终身正教授和神经内科系兼职正教授,并担任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晋升委员会委员和芝加哥大学药物成瘾研究博士生博士后培养项目主任。
庄晓曦教授主持NINDS、NIDA、NIGMS、NIDDK、NIMH、NIAMS、American Parkinson Disease Association、 National Parkinson Foundation等课题27项, 在Nature、Science、Cell、J. Neurosci、Ann Neurol、Neuron、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Reviews Neurology 、Biological Psychiatry、J Neurophysiol.、Cell Reports、J. Biol. Chem. 等国际顶尖级刊物上先后发表 SCI论文70余篇;作为特邀报告人进行lectures 40余场。为NIH PMDA study section、Faculty Search Committee for 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NIMH Research Domain Criteria等咨询与审评专家。
庄晓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1、突触可塑性与帕金森病的治疗、帕金森遗传模型研究;2、创新药物mRNA甲基化在突触蛋白合成、突触可塑性和记忆中的作用;3、PNPO缺乏和动物模型研究;4、多巴胺与肥胖症的研究。
庄晓曦教授研究成果卓著:1、首次证明大脑多巴胺和环磷酰胺通路在奖赏性经典条件反射中的作用机制;2、首次证明大脑多巴胺和环磷酰胺通路在调控皮层-纹状体神经突触可塑性 (LTD, LTP) 的作用机制;3、首次证明尼古丁能神经元在LTP及抑制反向学习中的作用机制;4、首次证明多巴胺对肥胖症的改善作用机制;5、建立了多种帕金森氏病转基因小鼠模型, 在帕金森氏病研究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6、首次建立转基因工具小鼠用来做多巴胺神经元特定基因敲除和五羟色胺神经元特定基因敲除,并在多巴胺和五羟色胺研究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7、首次建立了维生素B6缺损果蝇模型;8、首次证明RNA甲基化在已分化神经元中有重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