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内容提纲:新时代高校与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与建设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围绕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难点及前沿趋势,从申报国家社科项目的价值、申报总体情况、评审程序、选题要求及项目申报书撰写方法等多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分享自己在申报国社科申报中的经验与做法。
报告人简介:胡伯项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曾任南昌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系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中青年文化名家、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江西省教学名师、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名师。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受到人保部、教育部的联合表彰。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领域研究。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新媒体语境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建构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中国后发式现代化模式与路径》、《高校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研究》、《信息化赋能红色文化资源传播典型案例及经验研究》等课题研究;在《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获省级奖励10余项,其中获江西省委、省政府颁发的理论成果1项;出版《井冈山精神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等多部著作;承担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多门专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