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中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政杰)12月27日,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杜伟生应邀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纸与古籍装帧”的学术报告。会议由科研处主办,图书馆承办。江西省图书馆、南昌市图书馆、南昌大学及江西师范大学等从事古籍工作的同行也应邀参加,现场100余名师生聆听报告。
杜伟生研究员结合自身深厚的理论和丰富的修复经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古籍修复概念、修复工作过程、书籍载体的演变历程、纸张的加工、纸书的各种装帧形式等内容。本次报告激发了广大师生的学习兴趣,展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今后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学习古籍修复知识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古籍保护修复事业的传承者、实践者和推广者。
会后,杜伟生研究员作为我校古籍修复顾问,到我校古籍修复室进行现场指导,并对我校古籍保护修复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
据悉,我校图书馆目前古籍特藏部收藏古籍30000余册,是江西省中医药古籍藏书最多的单位,古籍数字化7000余册,修复了4000余页古籍,在古籍保护及修复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专家简介:杜伟生,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馆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74年进入国家图书馆,1996年制作出纸浆补书机样机、并投入古籍修复工作。1998年2月,纸浆补书机项目获文化部科技进步四等奖。2001年,执笔《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的制定,2008年作为国家标准发布。从事古籍修复近50年。熟悉中国古籍的各种装帧形式及修复技术。对传统字画的装裱技术,对精装、平装书以及欧洲古旧精装书籍的装订和修复技术也非常熟悉。经手修复的古籍,南北朝到唐末的敦煌遗书数百件及宋《文苑英华》、明《永乐大典》以及其他一些善本古籍数千册。专著一部,专业论文近40篇。
稿件来源:科研处
部门审核:周步高
责任编辑:饶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