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报2019年中医药科研课题的通知

信息来源:江西中医药大学科研处 发布日期:2019-06-20 浏览:

 

关于申报2019年江西省中医药科研

课题的通知

校属(附属)各部门、各单位:

根据《江西省“十三五”中医药发展规划》(赣府厅发〔2017〕29号),2019年度中医药科研课题申报工作已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类型

(一)中医药临床研究(申报类别:临床类)

根据我省中医临床工作实际,针对危害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慢性疾病、职业病,特别是对原因不明、多因素致病以及复杂性疾病,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尘肺病等,以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为目标,形成一批专病诊疗关键技术、临床路径、诊疗方案和应用方药。提升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为中医临床服务能力提升提供支撑。

选择中医药治疗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常见病、多发病,对其应用方药、诊疗技术、诊疗方案及特色中医护理技术等开展深入、系统的科学化、规范化研究,加快新技术、新疗法和新制剂的开发,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

适宜于社区、农村、家庭应用,有确切疗效,操作简便的中医诊疗、保健技术及其推广应用研究。

以上研究的申请项目要注重体现中医药特色,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积累;前期工作基础和支撑条件较好,门诊量或住院人数能够满足临床研究需要。

(二)中医药基础研究(申报类别:基础类)

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中医药临床理论体系研究,中药基础研究(中药药性理论研究、道地药材的药效基础和生物活性物质评价研究、饮片质量标准、炮制工艺、传统技术现代化研究)经方、验方的临床应用研究。

挖掘整理我省中医学术流派的区域特色,开展“江医学”学术思想研究。

江西名中医成才规律、学术思想、诊疗经验的研究。民间特色诊疗技术及老药工经验的调查、挖掘整理、研究评价。

以上研究的申报项目应把握中医药理论精髓,重点对中医药基本理论进行系统、深入整理和研究,注重传承创新,结合实践。研究目标要以产生新观点、新学说、新理论为主,融入现代先进技术,突出学科交叉,技术路线清晰可行,方案设计合理。

(三)中医药产业发展研究(申报类别:产业开发类)

发挥“樟帮”“建昌帮”传统技术优势,利用我省道地特色中药材资源,开展中药饮片规范化炮制,打造江西精品中药饮片。积极支持中药配方颗粒、中药标准提取物研究及其产业化的应用研究。

开展具有特色的中药院内制剂的研究,充分发挥医院制剂独特的临床疗效。

开展提取、浓缩干燥、成型等中药制药各环节制造技术和工艺的现代研究与产业化研究,开展中药炮制加工工具、制药装备的研制开发。大力推进中药绿色制药,开展中药绿色制造技术和工艺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开展中药药渣的综合利用研究。

发挥我省中药资源特色优势,开展中药食疗产品、中药香精油、中药化妆品、中药兽药等系列产品的开发应用。

加强珍惜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繁育研究,制定中药材种养、采储技术标准,建立完善原产地标记制度。对赣产道地药材和优势大宗药材开展规范化种植及临床应用的跟踪、溯源研究。

以上研究项目鼓励企业单独申报或参与联合申报,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协同创新,推进中药材、中成药、中药健康产品等生产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带动联合攻关和进行成果转化。

(四)中医药健康服务研究(申报类别:政策服务类)

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产品及服务规范体系研究、“未病”诊断研究,开展中医健康体质辨识、评估技术与产品研究。

积极探索中医药健康养老模式,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规范研究,开展互联网+健康养老、智慧养老等模式的应用开发。制定中医药健康养老适宜技术与服务流程,开展老年病的诊疗路径研究。探索中医药健康文化旅游产业研究。

开展热敏灸全产业链创新模式研究,建立热敏灸标准体系研究,开展艾草种苗、种植、采收标准研究及施灸产品加工标准研究,开展腧穴敏化理论和热敏灸智能化应用研究。

探索国医院(馆、堂、区)医疗联合体建设、区域优势专科(专病)分级诊疗建设、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建设、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互联网+中医”医疗服务应用开发、中医药标准编制、完善和创新研究。

积极探索中医药相关政策的研究评估,开展我省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探索构建独立的中医药服务价格体系研究。

以上研究项目要形成实施方案、实施办法、产业规划等相关研究报告、决策报告、论文、或标准、或软件、或专利等。

(一)至(四)项的申请项目如能取得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较好推广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省中医药管理局后续将予以重点支持并追加专项资金补助。

二、申报要求

(一)项目第一申请人必须是实际主持和从事该研究工作,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0周岁,每位课题负责人只限申报一个课题,之前承担了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在本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结题的课题负责人不能申报2019年度的课题。

(二)涉及临床研究的课题,必须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坚持中医药思维,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和中医药学术水平为目的,推动中医药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立足于国内前沿水平,立题依据充分,科研设计合理,技术路线清晰可行,经费预算合理。为进一步申报国家级和省部局级中医药科研项目做好基础工作。研究时限为2年,如有特殊情况,可申请延期1年。

(三)申请人按填表说明认真详实填写《江西省中医药科研课题申请(合同)书》(以下简称《申请书》),见附件。

三、申报程序

江西省中医药科研课题实行网上申报,请按以下程序申报:

(一)请在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网站首页(网址: http://hc.jiangxi.gov.cn/中“应用软件平台—省卫生健康委中医药课题申报评审系统”栏,按提示进行网上申报,并将《申请书》的Word文件进行上传。我校的单位代码:4602032

(二)申请人在完成网上申报的同时递交《申请书》的纸质材料一式二份。要求项目填写齐全,统一使用A4纸Word文件格式正反打印,装订方式为普通装订。网上提交的申报材料与纸质申报材料须一致,项目评审以网上提交的申报材料为准,纸质申报材料为存档材料。填写《申请书》时,研究中涉及药物制剂和医疗器械的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四、其他事项

(一)项目申报人应认真、如实填写申报材料,依时提交,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负责。项目承担单位应加强科学伦理审查和监管,申报人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凡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核实后,将取消项目申报人3年内申报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的资格,如已获准立项将作撤销立项处理并通报。

(二)申报的项目一旦立项,项目合同书中内容、目标、经费原则上须与申请书一致。

(三)受理的申报材料一律不予退还。

(四)网上申报截止时间为2019年8月10日下午5时,逾期系统将自动关闭。请项目申报者尽早上网提交申请书,避开申报截止时间前可能出现的网络繁忙而导致提交不成功。纸质申报材料受理截止时间为2019年8月13日上午12点前报送至阳明校区。电子版申报书及汇总表发至科研处邮箱。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方式

联系人:胡星童、潘玲玲

邮箱:jzkyc@jxutcm.edu.cn

电话:0791-87118826、18970884721、17521337806

 

附件: 1.课题申报汇总表

       2.江西省中医药科研课题申请(合同)书

 

 

                                     科研处

                              2019年6月20日

 

 

Copyright @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研处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